冶金学院新冶金·新动力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eata at性能消耗 冶金学院新冶金·新动力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冶金学院新冶金·新动力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2023-05-06 00: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月27日,冶金学院首期新冶金·新动力青年学者论坛在冶金馆301会议室成功举办。冶金学院党委书记张耀伟、冶金学院副院长韩庆出席论坛。冶金工程系教授姜鑫做为主讲嘉宾做大会报告,来自冶金工程系、热能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的10位研究生分别做了报告。论坛由召集人韩庆主持,线上线下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耀伟为论坛致辞,他指出青年学者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青年学者有理想有担当,提高科学素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在强国建设征程中勇挑重担,砥砺前行。

姜鑫教授做《图在炼铁工艺中的应用案例》报告,相图是解决冶金工艺问题的重要热力学工具,本报告分别介绍了相图在烧结工序和高炉工序的应用案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相图在烧结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即通过改善铁酸钙粘结相的性能来提高燃料与熔剂的使用效果,达到降低烧结固体燃耗和强化烧结的冶炼目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相图在高炉工艺中的应用案例,即通过控制高炉渣适宜的镁铝比来优化炉渣性能,从而降低能源消耗,达到高效使用炼铁资源与能源的低碳冶炼目的。

冶金工程系博士吴琼做题为《增材制造铺粉过程中粉末床优化策略、机制及应用》的报告,基于DEM模型对Ti-6Al-4V材料的SLM铺粉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改变颗粒尺寸、基材性质、工艺参数和刮板形状,了解各条件下粉末床宏观/微观特征,并制定利于粉床质量的最优方案,这对于提升AM制件性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冶金工程系博士刘培军做题为《不锈钢粉尘与红土镍矿碳热协同还原制备Fe-Cr-Ni-C合金颗粒新工艺研究》的报告,通过碳热协同还原,实现了不锈钢粉尘与红土镍矿的高效冶炼和综合回收利用,阐明了碳热协同还原过程中金属氧化物转变机制和还原渣系调控行为,获得了高品位Fe-Cr-Ni-C合金颗粒和无毒无害自粉化渣。

冶金工程系博士周雷做题为《还原锈蚀法制备人造金红石的机理研究》的报告,利用电化学测试研究了氯化铵对锈蚀过程的作用。

冶金工程系硕士马腾飞做题为《高炉喷吹含氢物质对焦炭强度劣化的影响》的报告,探讨了温度和H2O、CO2混合气体对焦炭劣化行为的影响:1)研究H2O和CO2混合气体对焦炭的溶损率及反应后强度变化规律;2)探讨H2O和CO2混合气体对焦炭的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3)探讨H2O和CO2混合气体与焦炭的溶损反应的动力学机制。

冶金工程系硕士史祎涵做题为《Fe-C合金凝固过程NbN析出模拟》的报告,介绍了微观组织是决定金属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凝固过程CrN在晶间析出可以细化晶粒,显著提高钢的强度、韧性、焊接性和屈服应力等性能。为了研究CrN析出机理,本文基于热输送与溶质输送建立一个二维(2D)四元合金CrN析出元胞自动机(CA)模型,同时考虑热过冷、溶质过冷与曲率过冷对枝晶生长的影响。

冶金工程系硕士冀宗贺做题为《CaO-MgO-Al2O3-TiO2-SiO2-Fe2O3渣系设计与性能研究》的报告,计算和预测了各炉渣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物相及各物相析出的基本条件,并对不同组分熔渣的熔化温度、黏度、表面张力及密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最后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晶体的结晶行为。

热能工程系博士徐健祥做题为《步进式加热炉燃烧场与钢坯耦合传热研究》的报告,基于计算流体方法建立加热炉内燃烧场与钢坯耦合传热数值模型,能够较为精确直观清晰的反映旋流烧嘴及混装条件对炉内长钢坯的温度分布的影响,着重加热炉内燃烧场与钢坯耦合传热过程。

热能工程系硕士任艳龙做题为《强磁场下SnAgCu/Cu和AgCu/TC4反应润湿体系的润湿行为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强磁场作为一种高能物理场,会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AgCu/TC4和SnAgCu/Cu两种典型的反应润湿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座滴法在不同磁感应强度下对钎料在固体基板上的润湿行为进行了研究。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硕士吴义勋做题为《氮掺杂碳包覆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报告,介绍了以工业偏钛酸为原料、聚多巴胺为碳源,采用一步热解的方法制备氮掺杂碳包覆的锐钛矿二氧化钛。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时,醚基电解液中0.1 A/g下循环100次后比容量为270 mAh/g,酯基电解液中1 A/g下循环10000次后比容量为130 mAh/g。

资源与环境系硕士李龙龙做题为《基于WebGIS与高斯扩散模型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研究》的报告,针对高斯大气扩散模型计算结果可视化表达欠缺的问题,提出了WebGIS环境下集成高斯大气模型计算与模拟的思路,实现了在浏览器客户端下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模拟预测及地图可视化表达。

论坛结束后,韩庆为做报告相关师生颁发了报告证书,以表彰大家为青年论坛的举办做出的积极贡献。

据悉,本论坛旨在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思想碰撞的舞台,展现青年学者风采的同时,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促进交流合作,提升青年师生的学术素养。冶金学院新冶金·新动力青年学者论坛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于每月最后一周举办,每月一期,每期举办多场报告会和学术研讨活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